從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:浙江蓮都、四川敘永“東西協作”結碩果
藍雯、孫斌、蔡艷艷|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沈貞海
投入1.17億元,打造33個項目,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……
從甌江之畔到烏蒙山區,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與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兩地相隔1800多公里,卻因東西部協作“喜結良緣”。自結對以來,蓮敘兩地在項目投資、產業對接、干部交流、勞務協作、消費幫扶等領域,攜手共進,撒下了許多東西協作的種子,結出了一批具有兩地合作特色的碩果。
年產值1.5億元,特色產業提質增效
這里是四川省最大的精煉油茶加工基地——位于敘永縣龍鳳鎮的四川烏蒙山雨陽油茶科技有限公司,眼前這條全自動現代化生產線就是東西部協作的成果之一。“新鮮采摘的油茶果大概需要15-20天的時間自然晾曬,需要150個至200個工人,每年油茶果成熟期恰逢雨季,容易造成果實霉變,影響油茶品質。”四川烏蒙山雨陽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廠長彭濤說,“東西部協作投入資金270萬元,建設安裝一套油茶鮮果剝殼烘干設備,不僅提高了油茶的品質,每年節省了成本40萬元。”
浙江蓮都、四川敘永“東西協作”結碩果
浙江蓮都、四川敘永“東西協作”結碩果
油茶產業是敘永重要的農業支柱產業,目前,該基地已建成年產精制茶油3000噸和濃香菜籽油10000噸的現代化生產線2條及油茶剝殼烘干生產線3條,探索建立了“龍頭企業+基地”“龍頭企業+專合社+大戶”、訂單保底等發展模式,帶動油茶產業規?;l展。
除了油茶,竹筍也是當地重要的農業產業之一。2021年,700萬元東西部協作補助專項資金投入于當地竹筍加工廠的建設,“通過‘資產租賃+固定收益分紅+不定期回購’合作模式,每年村集體增收35萬元,這些資金可用于幫扶經濟困難戶,投入當地環境治理和產業發展。”敘永縣黃坭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舒適為記者算了一筆賬,通過加工廠可帶動300到400戶農戶種植竹筍,每戶家庭種植竹筍收入25000元。預計實現年產5000噸竹筍,年產值可達1.5億元,年稅收約300萬元。
一幢幢新樓,改善辦學條件
實驗樓、圖書綜合樓、風雨操場......3年來,1680萬元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投入新建敘永三中,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。“我們新建的實驗樓已經達到了四川省二級示范學校標準,可滿足全校4000余人的實驗教學需求。”敘永縣三中校長李蓮卉介紹,實驗樓的投入使用,讓學校得以規范開設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實驗課程。
此外,三中風雨操場項目正在抓緊建設,綜合樓項目順利結頂,項目建成后不僅可以改善當地的辦學條件,校園圖書館還可以面向社會開放,真正惠及當地群眾。
銷售額1.2億元,消費幫扶有成效
“聽說我們的竹筍、茶葉在浙江很受歡迎,真是太好了!”“過去,我們就怕農產品賣不出去,現在不用愁了。”自東西部協作以來,蓮都、敘永兩地致力打造成消費幫扶協作“金名片”,企業購銷、電商代銷同步推進,線上線下同步發力,一大批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的敘永農特產品,陸續走出深山、走進城市。
依托超級鄰居、水美籃輕等生鮮新零售代表企業和平臺,蓮都開設敘永農產品展示展銷專柜專館、線上扶貧專區,通過在敘永建立“消費幫扶展銷中心”,舉辦“蓮都·敘永”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產銷對接會,邀請東部企業和媒體團赴敘實地考察,激發東西部企業參與消費幫扶的熱情,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雙向產銷關系。“通過跟蓮都對接,把我們敘永的產品推進了機關、單位、工會,把敘永30多個品類的產品推向了浙江省,截至目前已經銷售了1.2億元。”東西部協作援建消費幫扶中心負責人張春說。
1.17億元、33個項目,從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
“我們老百姓經常說,我們自己都沒有走過的路,我們的幫扶隊員竟然走出來了,還帶著我們走出這樣的路來。”敘永鎮紅巖村駐村書記王皓告訴記者,蓮都的援川干部們逢山開路,遇水搭橋,常?;?ldquo;泥腿子”“車間工”,扎根田間地頭,工廠車間,與當地百姓打成一片,將不同的理念、產業帶到當地,造福了老百姓,助力了產業發展。
一個個產業項目、一處處示范園區、一批批援川掛職干部……東西協作碩果累累,敘永隨處可見“浙川東西部協作”“蓮都·敘永-東西部協作”的字眼。自蓮敘結對以來,共投入幫扶資金1.17億元,實施幫扶項目33個。“下一步,我們將立足實際,進一步強化產業幫扶,謀劃打造一批市場前景好、經濟效益高、就業帶動強的特色產業項目,持續增強當地的自我'造血'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,積極助力敘永建設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烏蒙示范。”蓮都區委常委,四川敘永縣委常委、副縣長(掛職)陶旭峰表示。
責任編輯:呂婭丹